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海外展会频遭撤展,中国企业正面临怎样的“国际规则”?

2025-08-09 10:33250

最近,海外两场展会上的中国企业接连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在宝马工程机械展上,一家中国企业的紧凑型轮式装载机被指抄袭荷兰公司产品,被法院裁定撤展;紧接着在欧洲自行车展上,中国某知名自行车企业推出的全新电动自行车,因涉嫌抄袭瑞士品牌产品,被主办方要求在35分钟内完成撤展。


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展会成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然而,欧美等发达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机制,使得参展企业频繁面临临时禁令、产品扣押、展位撤除甚至法律诉讼等风险。


image.png



知识产权战争已经打响


根据中国贸促会2025年《企业海外参展知识产权风险报告》,今年1-6月,中国企业在海外展会中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同比上升18%。专利侵权、商标抢注、外观设计冲突等问题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路上的高频雷区。


其中,展品因涉及专利权纠纷而引发的争议较为常见。这些纠纷通常源于参展商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展示了涉及专利的产品结构、实现原理或外观设计,可能被认定为“许诺销售”或“使用侵权”。


商标抢注问题同样严重。一些熟悉中国品牌的职业抢注人,精准聚焦未在海外注册的中国企业优质商标。一旦中国企业的商标在境外被抢注,参展时就可能面临侵权指控。


外观设计冲突同样棘手。这类纠纷具有突发性强、取证便捷的特点,权利人可直接通过现场对比主张侵权,极易导致展品被当场查扣。即使设计灵感源于传统文化元素,若与已授权专利的关键特征高度重合,仍可能被判定侵权。



被动应对的代价惨重


当一家企业在展会现场收到临时禁令时,往往已陷入被动局面。根据欧盟2024年反仿冒报告,60%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源于细节疏忽——未注册的包装设计、过度夸大的性能参数等微小漏洞,都可能被竞争对手转化为法律武器。


ba0ca4ac894eaa67efae16f5e9b59856.jpeg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成本惊人。在传统模式下,企业单次海外维权费用可能高达数十万美元,对中小企业形成巨大压力。更严重的是,一次展会撤展事件可能摧毁企业多年建立的国际商誉,导致订单流失、合作伙伴流失等连锁反应。


临时禁令的威胁不仅限于展会现场。如遇相关执法人员根据临时禁令前来扣押或没收展品,如果禁令相对人拒绝执行,甚至有被拘留的可能。如果继续展示,企业可能面临高额罚款。



从义乌经验到知识产权布局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各地已开始探索解决方案。义乌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其经验尤为值得关注。在国家知识产权局7月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金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义乌市委副书记、市长温建飞介绍,义乌市在国际商贸城内设立服务中心,全面承接义乌(小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各项服务,打造集成商标注册、版权登记、专利确权等34个知识产权服务事项的“一件事”办理平台,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累计办理业务超9万件、减负超5000万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义乌的海外维权创新。为配合小商品出海,义乌市还依托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义乌分中心,设立迪拜、法兰克福海外知识产权服务指导站,健全纠纷预警、跟踪和应对机制,为品牌出海提供“一揽子”涉外知识产权服务,累计服务外贸主体2万余家次,海外纠纷案件有利结果从2023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65%。


此外,知识产权保险成为另一项创新工具。温建飞指出,创新推出跨境电商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推广“临时禁令保险+维权援助”等特色产品,支持投保商家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合规风险监测,企业海外维权成本降低90%以上。



构建知识产权“防火墙”


企业自身也需要建立全流程防控体系:


参展前:用WIPO数据库+目标国专利局官网检索产品核心技术的地域性覆盖;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系统核查目标国商标情况;在欧盟外观设计数据库等平台检索同类产品外观专利。


参展中:对展位布置、产品展示全程录像,收集客户名片、宣传资料,万一涉诉可作为“在先使用”证明;如遇搜查、扣押等强制措施,尽快联系律师团队或向国内驻展公益服务团体寻求帮助。


参展后:系统归档所有涉及侵权指控的材料,妥善处置临时禁令解除通知及诉讼文书等法律文件;若确认侵权,全面检视问题根源,对展品开展法律风险排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ca64e8082fd318c9a79c7bb36b295593.jpg



从被动防守到主动出击


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参展的必修课。7月28日,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深化国际执法合作,推动完善涉外知识产权法治体系。


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在于被动防守,而在于主动布局。义乌企业的实践提供了启示:近三年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年均增长3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45%。5这种前瞻性的知识产权布局,才是避免展会冲突的根本之道。


对于即将奔赴海外参展的中国企业,笔者建议采取“三步走”策略:展前三个月完成目标市场知识产权检索与风险排查;提前在参展国海关进行知识产权备案;针对高风险产品购买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


知识产权的战场没有国界。从最初的“水土不服”到如今的“见招拆招”,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这里既有宝马展上的教训,也有自行车展的启示。唯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链,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安心参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张凡:会展业“人工智能+”的行动选择
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印发。《意见》出台于全国“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形成之际,意义重大。2024、202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此次《意见》给出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路线图。——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即2027年、2030年、2035年实现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

0评论2025-08-307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会展经济如何完成“战略转型”?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会展经济正以独特的姿态崛起,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2025年上半年,我国会展经济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共举办投资类展会超100场,贸易类展会超300场,消费类展会超500场。各地举办的经贸类展会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三大展会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不仅印证了会展经济作为“黄金引擎”的强劲动能,更揭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

0评论2025-08-0921

陈旭:这两个产品做好,展会就成功了
干会展这行二十多年,见多了形形色色的展会,有的门庭若市,有的冷冷清清。要说里面有什么门道,我琢磨来琢磨去,发现那些做得好的展会,手里都攥着两样“宝贝”产品——一个是做得扎实的展品手册,另一个是贴心的采购指南。一个成功的展会,都会将这两个“宝贝”产品做到极致。这两个产品做好,展会就成功了。先说说展品手册。这东西可不是随便印印参展商名单就完事儿的。好的展品手册,得让人翻开就眼前一亮:哪些大牌企业来了,

0评论2025-07-2523

一链一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一链一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正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这句简洁有力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会展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而在此基础上,我今天提出的“一城,一链一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理念,则可能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我的原意是强调通过一座城市聚焦一条优势产业链,并举办一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展会

0评论2025-07-2516

出海参展,知识产权是剑还是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出海参展成为众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出海参展也充满了知识产权风险,稍有不慎,企业可能面临侵权指控,陷入法律纠纷,甚至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出海参展的知识产权风险,分享构建知识产权 “护盾” 与 “利剑” 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出海参展常见知识产权风险出海参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集中在商标、专利、著作权以及不正当竞争

0评论2025-07-1226

一个展位,联通整个会展业
一个展位,联通整个会展业展位有多重要?在会展业中的地位有多高?这么说吧,展位就是“帝位”。没有展位,会展业基本不复存在。干会展的人都说自己知道“展位”。其实“展位”并不简单,很多人不一定说得清楚。一个展位,联通整个会展业。展商(参展企业)通过展会主办方购买(租赁)展位的短期使用权。展会主办方通过会展场馆购买(租赁)场馆的短期使用权。展商(参展企业)委托搭建商对展台进行设计搭建。主场服务商就像个大管

0评论2025-07-0332

会展已经成为招商新引擎
旭说会展天津的招商群体应该是国内最拼的招商群体之一了吧。过去十来年,我曾经接待过十几拨天津市及各区负责招商的领导。他们来到我们举办的展会现场,去谈企业、做推广、开专场推介会。我们展会开到哪里,他们去到哪里。我特别尊重敬业的人,所以对他们印象特别深刻。想做好招商工作确实不易,他们整天出差,到处洽谈,不比我们轻松。公平竞争政策下,会展如何赋能地方招商?‌2024年8月1日国务院正式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0评论2025-07-0319

展会销售为什么不愿打电话?这些“病根”得根治!
朋友说:他总是苦恼展会销售的电话量太少,难出单。“劝说”、“整改”了好几轮,效果都不明显。大家还是“不太乐意”打电话。他认为展会销售的电话量直接关系客户邀约效果,但不少员工一到打电话就“摆烂”。作为老板,他心想:你不打电话,能用其他手段出单也行啊!但他不出单。这就很严重了。这事得解决!于是来问我。我左思右想,也没什么好招。得分析原因。不过,除了大家熟悉的被拒率高、话术差这些原因,应该还有一些“深层

0评论2025-06-1425

张凡:高校会展专业 如何打造“微课程”
根据教育部“双千计划”,不少高校会展专业正在准备开设“微课程”。近两个月来,本人就此与多位高校会展专业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微课程 ” 教学就业技能 按教育部的“双千计划”,高校开设的“微课程”,是向大学毕业生讲授和训练就业技能的课程。所谓技能,是指毕业生求职上岗后的动手能力(实操业务的能力)。“微课程”所教学的专业技能,应该是有助于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技能。因此,“微课程”不是教学书本知识。会展专业

0评论2025-06-1422

张凡:从业会展 大学毕业生要转变认知
会展集训营项目组近日开会,看到新招的员工—— 一位今年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的女生。她学的专业是“艺术设计学”。了解所学专业课程,与设计相关的课程有网页设计、瓷器设计、书籍装帧、书画装裱、建筑制图等。因纺织大学的服装、面料设计是强项,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有一定基础。但我认为,该专业的专业课程缺乏系统,毕业生就业指向模糊。目前,这名新员工在会展集训营项目组中的工作,是负责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还要管理客户微

0评论2025-06-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