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一个标摊,三家展商拼团,会展已经这么卷!

2025-05-11 21:39460
一个主办朋友的一番话惊出我一身冷汗!“一个9平米的标摊(标准展位),竟然三家展商拼团。中国会展业这么卷,哪里还有明天?”

在会展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最让我感慨的,莫过于如今愈发“魔幻”的“拼团”现象——一个3×3、仅有9平方米的标准展位,竟然三家参展商一起“拼”。他们像精打细算的租客,分摊着展位的每一寸空间、每一分费用,这看似荒诞的场景,却成了当下会展市场的真实写照,也撕开了行业发展困境的一角。

以前,展位/展台向来是一家独大,企业以占据宽敞独立、豪华装修、标新立异的展示空间为荣。可如今,在经济大环境的压力下,大企业不再一掷千金,中小企业纷纷勒紧裤腰带。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动辄数万的展位费成了沉重负担,拼团参展成了无奈却又“精明”的选择。三家展商在9平米的方寸之地,摆放各自的产品、悬挂自家的展牌,局促却又努力展现着品牌形象。这种场景,以前一年难遇几次,现在“两家拼”、“三家拼”却在各类展会中频频上演,甚至成了常态。当然,3家展商拼9平米还是特别罕见,更常见的是2家拼9平、拼18平、拼36平……

图片


展会主办方何尝愿意看到这样的画面?

展位费用是重要收入来源,三家分摊一个展位,费用直接缩水至原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可市场竞争激烈,若不允许拼团,企业可能直接放弃参展,展会人气、影响力都会大打折扣。为了维持展会的生存与运转,即便利润微薄,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妥协,看似无奈,实则是行业内卷的缩影。

展台搭建的“价格战”早已白热化。

曾几何时,特装展台一平米报价上千、甚至几千元,精美的设计、高端的材质,彰显着企业的实力与展会的品质。如今,价格一降再降,400元一平米的报价屡见不鲜。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断压低搭建费用;搭建商为了揽下项目,只能不断削减利润、降低标准,最终导致展位质量参差不齐,行业口碑也受到影响。

图片

不仅如此,据《旭说会展》观察,会展服务的各个环节都陷入了“内卷怪圈”。

从展位设计、搭建,到物流、酒店,再到观众组织,到现场的各种租赁、地毯,再再到广告宣传、品牌推广,服务内容高度相似,价格一个比一个低(唯独叉车、加班费,一个比一个黑)。

一个公司推出低价服务,其他公司立刻跟进;一家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同行也迅速模仿。同质化的服务让企业难以抉择,只能用价格作为衡量标准,而服务提供商们则在低价竞争中苦苦挣扎,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所剩无几。

展会主题的同质化更是雪上加霜。

只要某个行业展会办得火热,其他主办方立刻跟风,短时间内同类展会扎堆出现,市场马上供过于求,大家都活得很艰难。例如,最卷的莫过于汽车类、汽配类的展会,各地都在举办。同一个展馆,至少好几场,多则超过十场。展会数量看似繁荣,实则资源分散,展会效果得不到保障,参展企业疲惫应对,观众也失去了兴趣。大家都挤在同一赛道上厮杀,最终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困境。 

会展行业的内卷,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消耗着每一位从业者的热情与信心。若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中国会展业的未来堪忧。

我认为需要城市会展管理机构发挥重要作用,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加强对展会立项、招商、服务等环节的监管,引导行业差异化发展,严厉打击价格战。只有告别无序竞争,走向规范有序,会展业才能走出困境,迎来真正的春天 。否则,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利润,更是整个会展行业的未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2025年展览业趋势:是什么塑造了贸易展会的未来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2025年国际商业展览市场的整体表现,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展望。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基于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数据的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二是值得关注的十大关键数据;三是当前展览业所呈现的核心发展特征。整体发展状况根据《UFI全球展览行业晴雨表》最新数据,2025年全球展览行业整体呈现相对强劲的增长态势。在2024年实现16%的收入增长基础上,UFI预计2025年全球行业收入增幅将进一步达到18%。数据同时

0评论2025-11-0828

张凡 | 中国会展业的竞争性发展与“十五五”导航
会展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是会展业的常态。中国会展业的竞争性发展,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一强一弱” | 中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在国际上,中国会展业的竞争力表现为“一强一弱”:强的是:中国参展商群体强大,每年出境参加经贸展览的中国企业超过3万余家(包括一个企业在一年内参加多个境外展会),为全球之最。这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强大,同时表明中国企业善于借助国际展会拓展对外贸易。弱的是:在全

0评论2025-11-0812

王文涛部长三场论:给低迷的中国会展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10月24日,商务部王文涛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对中国股市来说,绝对是个利好信号,而对对眼下有点低迷的会展业来说,更是个实打实的利好。先说当下现状——这两年会展业确实有点“蔫儿”,尤其是今年:不少中小展会要么缩水要么延期,参展商喊着“预算紧”,观众吐槽“没新意”,连场馆都在愁空场率。但部长这“三场论”一抛出来,等于给会展业指了条“高

0评论2025-10-2618

展馆自办展:场地优势在手,为何仍举步维艰?
展馆自办展确实很难。大家发现没有?最近这几年,很多展馆都开始动心思,自己办展了。其实,很多展馆前些年早就悄悄布局,搞了自己的品牌展会。但更多的展馆,是这一两年才真正下定决心,把“自办展会”当成个正经事儿来抓。为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生存嘛!这几年市场环境变化快。对一些展馆来说,光靠租场地收租金,远远不够,压力太大了,总想开辟个新的增长点。所以,在展馆运营之外,他们又设立了自办展板块。但是,话又说回

0评论2025-10-2615

做策划 不是会展专业毕业生的求职方向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据分析,读研将有150万人,跨入公务员行列的(含“参公”的事业单位)可能超过200万人(看政府招考规模),还有近700万人需要通过市场找工作(其中,可能有少数人创业,还有一部分人可能躺平“啃老”)。从目前形势看,今年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不小。市场求职就是从商毕业生通过市场找工作,应聘单位基本是商业机构。这些机构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是中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型企

0评论2025-10-1929

各类会展名称中“全球”和“国际”的使用规则
“国际”与“全球”在论坛和大会命名中的使用,绝非随意互换,而是隐含了目标定位、参与结构、主办方背景及影响力的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系统梳理二者的核心区别和使用规则:用词内涵与定位差异1、“国际”(International)侧重跨国协作:指会议参与方来自多个国家(通常≥3国),强调打破单一国家界限的交流协作。例如,国际标准要求境外参会者占比≥40%或覆盖≥3个国家/地区。区域化倾向:可能聚焦特定区域议题(如“亚太国

0评论2025-10-1927

德国展览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展览业的启示
最近看了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发布的2025-2026行业趋势报告《德国贸易展览会行业:变化是我们永恒的伙伴》(Trends 2025/2026 The German Trade Fair Industry: Change is Our Constant Companion),有两点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在很多人认为相对比较传统的德国展览行业,从业人员正在思考的行业变革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二是在报告的每一部分最后都介绍了作者(AUMA团队成员)的情况,不仅附了照片,还写明了出生年份。今天的推文

0评论2025-10-0726

张凡:会展业“人工智能+”的行动选择
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印发。《意见》出台于全国“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形成之际,意义重大。2024、202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此次《意见》给出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路线图。——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即2027年、2030年、2035年实现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

0评论2025-08-3029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会展经济如何完成“战略转型”?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会展经济正以独特的姿态崛起,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2025年上半年,我国会展经济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共举办投资类展会超100场,贸易类展会超300场,消费类展会超500场。各地举办的经贸类展会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三大展会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不仅印证了会展经济作为“黄金引擎”的强劲动能,更揭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

0评论2025-08-0945

海外展会频遭撤展,中国企业正面临怎样的“国际规则”?
最近,海外两场展会上的中国企业接连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在宝马工程机械展上,一家中国企业的紧凑型轮式装载机被指抄袭荷兰公司产品,被法院裁定撤展;紧接着在欧洲自行车展上,中国某知名自行车企业推出的全新电动自行车,因涉嫌抄袭瑞士品牌产品,被主办方要求在35分钟内完成撤展。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展会成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然而,欧美等发达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机制,使

0评论2025-08-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