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展览会,仍是商业活动的核心形式?

2024-09-13 18:00460

展览会不仅是经济交流的关键平台,更是开展商业活动的核心形式之一。世展网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有217场展览会先后盛大启幕,涵盖领域包括工业机械、文旅消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多个重要行业。

与此同时,各地为鼓励开展展览会而推出的政策举措可谓接连不断。6月份,北京市商务局印发的《关于申报2024年促进我市会展业发展奖励项目的通知》,明确聚焦“引进国际专业展会、在京新办展会、展会做大做强” 这三个关键支持方向,最高奖励金额可达100万元。8月份,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的《关于增强本市会展经济带动效应的若干措施》,着重强调支持提质增效,对在本市展览场馆内举办规模达到5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在提升展会影响力、落实公共安全保障要求等方面给予支持。

那么,展览会为何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与高度重视呢?在笔者看来,这与各参与方均能通过展览会切实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紧密相关。

对于企业而言,展览会无疑是展示自身实力与产品的重要窗口。在展览会上,企业能够将最新的技术、最优质的产品呈现在众多专业观众和潜在客户面前,从而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有力拓展市场份额。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展览会深入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推动自身的创新发展。

以刚刚结束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为例,据悉,此次大会共有169家企业展出600余件创新产品,其中人形机器人27款,创历届之最。展会官网数据显示,本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促成的交易金额合计超过269亿元。

从行业角度来看,展览会是促进交流与合作的绝佳平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专业人士汇聚于此,共同分享经验、深入探讨趋势、广泛交流技术,齐心协力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在展览会上,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得以充分展示,创新理念得以广泛传播,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对于举办城市而言,展览会则是提升形象与知名度的宝贵契机。举办大型展览会能够吸引大量的参展商、观众和媒体,为城市带来极为广泛的宣传。同时,展览会还可以带动交通、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由此可见,展览会在经济交流与商业活动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充分满足了企业展示实力、拓展市场、学习创新的迫切需求,也为行业提供了交流合作、推动进步的优质平台,更成为举办城市提升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契机。

为此,各参与方如何用好展览会这一有力工具,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其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于参展企业而言,如何善用、巧用展览会平台已然成为企业“必修课”。

笔者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参展应是一项长期规划。参展前,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打造出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和高度吸引力的展品;参展期间,企业需要积极与专业观众和潜在客户进行互动交流,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此外,企业还可以与同行企业进行交流,虚心学习其先进之处,完善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参展后,企业则需要对在展会上收集到的客户信息和市场反馈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改进和市场拓展计划。(田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2025年展览业趋势:是什么塑造了贸易展会的未来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2025年国际商业展览市场的整体表现,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展望。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基于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数据的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二是值得关注的十大关键数据;三是当前展览业所呈现的核心发展特征。整体发展状况根据《UFI全球展览行业晴雨表》最新数据,2025年全球展览行业整体呈现相对强劲的增长态势。在2024年实现16%的收入增长基础上,UFI预计2025年全球行业收入增幅将进一步达到18%。数据同时

0评论2025-11-0828

张凡 | 中国会展业的竞争性发展与“十五五”导航
会展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是会展业的常态。中国会展业的竞争性发展,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一强一弱” | 中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在国际上,中国会展业的竞争力表现为“一强一弱”:强的是:中国参展商群体强大,每年出境参加经贸展览的中国企业超过3万余家(包括一个企业在一年内参加多个境外展会),为全球之最。这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强大,同时表明中国企业善于借助国际展会拓展对外贸易。弱的是:在全

0评论2025-11-0812

王文涛部长三场论:给低迷的中国会展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10月24日,商务部王文涛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对中国股市来说,绝对是个利好信号,而对对眼下有点低迷的会展业来说,更是个实打实的利好。先说当下现状——这两年会展业确实有点“蔫儿”,尤其是今年:不少中小展会要么缩水要么延期,参展商喊着“预算紧”,观众吐槽“没新意”,连场馆都在愁空场率。但部长这“三场论”一抛出来,等于给会展业指了条“高

0评论2025-10-2618

展馆自办展:场地优势在手,为何仍举步维艰?
展馆自办展确实很难。大家发现没有?最近这几年,很多展馆都开始动心思,自己办展了。其实,很多展馆前些年早就悄悄布局,搞了自己的品牌展会。但更多的展馆,是这一两年才真正下定决心,把“自办展会”当成个正经事儿来抓。为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生存嘛!这几年市场环境变化快。对一些展馆来说,光靠租场地收租金,远远不够,压力太大了,总想开辟个新的增长点。所以,在展馆运营之外,他们又设立了自办展板块。但是,话又说回

0评论2025-10-2615

做策划 不是会展专业毕业生的求职方向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据分析,读研将有150万人,跨入公务员行列的(含“参公”的事业单位)可能超过200万人(看政府招考规模),还有近700万人需要通过市场找工作(其中,可能有少数人创业,还有一部分人可能躺平“啃老”)。从目前形势看,今年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不小。市场求职就是从商毕业生通过市场找工作,应聘单位基本是商业机构。这些机构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是中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型企

0评论2025-10-1929

各类会展名称中“全球”和“国际”的使用规则
“国际”与“全球”在论坛和大会命名中的使用,绝非随意互换,而是隐含了目标定位、参与结构、主办方背景及影响力的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系统梳理二者的核心区别和使用规则:用词内涵与定位差异1、“国际”(International)侧重跨国协作:指会议参与方来自多个国家(通常≥3国),强调打破单一国家界限的交流协作。例如,国际标准要求境外参会者占比≥40%或覆盖≥3个国家/地区。区域化倾向:可能聚焦特定区域议题(如“亚太国

0评论2025-10-1927

德国展览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展览业的启示
最近看了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发布的2025-2026行业趋势报告《德国贸易展览会行业:变化是我们永恒的伙伴》(Trends 2025/2026 The German Trade Fair Industry: Change is Our Constant Companion),有两点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在很多人认为相对比较传统的德国展览行业,从业人员正在思考的行业变革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二是在报告的每一部分最后都介绍了作者(AUMA团队成员)的情况,不仅附了照片,还写明了出生年份。今天的推文

0评论2025-10-0726

张凡:会展业“人工智能+”的行动选择
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印发。《意见》出台于全国“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形成之际,意义重大。2024、202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此次《意见》给出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路线图。——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即2027年、2030年、2035年实现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

0评论2025-08-3029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会展经济如何完成“战略转型”?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会展经济正以独特的姿态崛起,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2025年上半年,我国会展经济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共举办投资类展会超100场,贸易类展会超300场,消费类展会超500场。各地举办的经贸类展会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三大展会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不仅印证了会展经济作为“黄金引擎”的强劲动能,更揭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

0评论2025-08-0944

海外展会频遭撤展,中国企业正面临怎样的“国际规则”?
最近,海外两场展会上的中国企业接连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在宝马工程机械展上,一家中国企业的紧凑型轮式装载机被指抄袭荷兰公司产品,被法院裁定撤展;紧接着在欧洲自行车展上,中国某知名自行车企业推出的全新电动自行车,因涉嫌抄袭瑞士品牌产品,被主办方要求在35分钟内完成撤展。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展会成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然而,欧美等发达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机制,使

0评论2025-08-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