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展会观众荒?主办方又该何去何从?

2024-10-13 15:133010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内会展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规模缩水、效益下降、展商与主办方矛盾升级等问题频发,自媒体上频繁曝光的展会观众荒及部分展会的维权风波更是加剧了行业的信任危机。然而,挑战往往孕育着机遇,会展业若能在逆境中重塑自身价值,强化客户信任,将有望实现逆境重生。


一位资深从业者日前向笔者表示,今年的行情下很多企业削减参展预算,导致会展项目普遍缩水,而这种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企业缩减开支时优先砍掉参展预算的情况几乎已成惯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在参展企业心目中展会的价值并非不可替代,尤其是在自媒体发达的当下企业营销替代手段较多,展会如果不能提高专业性和独一无二的价值是很容易被参展企业抛弃的。


图片


首先,展会专业化是保证展会价值的重要基础。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会展业长期以来更侧重于“大而全”的展示效果,但这种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的精细化、专业化的需求。在追求“宏大叙事”和大国风范的风气下,很多展会尤其是政府主导型展会往往非常注重规模,因此偏好追求大而全,从而将展会做成大杂烩。综合性展会的规模虽然宏大,但正因为包罗万象涉及行业众多,专业观众邀约的难度也更大,在以往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有政府资源背书的情况下尚能维持基本的人气。但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企业对钱袋子看得更紧,参展、采购均更加慎重,对展会效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效果保证,即便是政府展,企业也很可能不再“给面子”。


今年以来,很多政府型展会迫于形势需要开始市场化转型之路,而有些展会项目大而全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南方某知名政府型展会此前展览规模一度达到数十万平方米,然而今年市场化招商后却面临着重重困境,正是这种弊端的体现。因此,对于广大的展会主办机构而言,追求大而全不如追求小而精,在垂直领域内深耕确保展会专业度,才能让客户持续买单。


其次,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升服务体验,不要让展商和观众败兴而归。最近几个月以来,关于展会维权的案例不少。不久前,北京某知名婚博会爆发消费者维权的问题,参展企业在展会期间收钱后跑路,消费者因无法找到商家只能找到主办机构维权。此种事情并不罕见,多发于消费类展会,尤其以农副产品、家装建材等展会居多。这类展会上部分商家或因产品质量问题,或因经营状况问题与消费者产生纠纷。这类展会直面消费者,消费者作为展会观众,出于对展会平台的信任而产生消费行为,后续的服务一旦出现问题必然牵连到主办单位。对于展会主办方来说,展商与观众都是展会的重要资源,是关系到品牌延续的重要因素,如果处理不当或置之不理,必然影响展会后续发展。然而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期望主办方对参展企业进行筛选审核乃至强力监督,恐怕无异于缘木求鱼。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小型企业的倒闭风险增加,直面客户群体的消费类展会务必做好客户关系维护和管理,降低风险企业的参展比例也是降低主办方的风险。对于观众(消费者)来说,在展会上“被坑”必然对展会产生不良印象,如果主办方不能给予妥善解决,那么其参展体验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提升客户体验的本质就是处理好展商和观众的关系。


图片


第三,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展会的内容。展会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吊住客户的胃口,无论是形式创新还是内容创新,都能够给参展参会群体带来不同的获得感。当然,内容创新要优于形式创新。创办于2004年的深圳文博会是由多个国家部委和广东省、深圳市联合主办的高级别政府展,早在2006年就已经获得了UFI认证,有着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称号。这样的展会尚且在不断更新内容,文博会自2023年起增加了由中宣部主办的文化强国论坛,这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高级别政府展的地位,并且提升了其展会层次,受到了大量关注。此类内容创新在很多政府主导型展会发展过程中都有着显著的体现。比如广交会自2021年第130届起开始举办珠江国际经贸论坛;中关村论坛自2020年开始与北京科博会融合举办。国家级展会尚且需要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迎合市场需求,市场化的商业类展会更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关于展会创新路径,跟着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而动是个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以前面提到的文博会为例,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论坛的创办是对国家政策的呼应和贯彻,增加这一板块的内容不仅可以获得官方的认可和关注,相关企业参与的动力也会更强。与之类似的情况还有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近年来国家提倡数字经济和智能化发展,因此很多展会都设置了相应的展区,比如北京服贸会、上海工博会等皆是如此,杭州更是举办了数字贸易博览会。绿色低碳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和题材。自国家领导人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承诺之后,各领域的实践不断推进、各行业的标准不断涌现。在会展行业,一方面,相关的会展活动尤其是各类论坛峰会迅速成为热门题材;另一方面,会展行业企业及各类机构、组织也有不少投身相关领域,在绿色办展和会展绿色服务上进行创新。相信这些具有超前眼光的机构能够在逆境下找到更多机会。


古人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处于当前的逆境之下,只有不断改变,顺应时代发展和政策导向,创新展会内容,提升专业水平,才能保持展会生命力和竞争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张凡:会展业“人工智能+”的行动选择
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印发。《意见》出台于全国“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形成之际,意义重大。2024、202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此次《意见》给出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路线图。——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即2027年、2030年、2035年实现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

0评论2025-08-307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会展经济如何完成“战略转型”?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会展经济正以独特的姿态崛起,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2025年上半年,我国会展经济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共举办投资类展会超100场,贸易类展会超300场,消费类展会超500场。各地举办的经贸类展会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三大展会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不仅印证了会展经济作为“黄金引擎”的强劲动能,更揭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

0评论2025-08-0921

海外展会频遭撤展,中国企业正面临怎样的“国际规则”?
最近,海外两场展会上的中国企业接连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在宝马工程机械展上,一家中国企业的紧凑型轮式装载机被指抄袭荷兰公司产品,被法院裁定撤展;紧接着在欧洲自行车展上,中国某知名自行车企业推出的全新电动自行车,因涉嫌抄袭瑞士品牌产品,被主办方要求在35分钟内完成撤展。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展会成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然而,欧美等发达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机制,使

0评论2025-08-0925

陈旭:这两个产品做好,展会就成功了
干会展这行二十多年,见多了形形色色的展会,有的门庭若市,有的冷冷清清。要说里面有什么门道,我琢磨来琢磨去,发现那些做得好的展会,手里都攥着两样“宝贝”产品——一个是做得扎实的展品手册,另一个是贴心的采购指南。一个成功的展会,都会将这两个“宝贝”产品做到极致。这两个产品做好,展会就成功了。先说说展品手册。这东西可不是随便印印参展商名单就完事儿的。好的展品手册,得让人翻开就眼前一亮:哪些大牌企业来了,

0评论2025-07-2523

一链一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一链一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正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这句简洁有力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会展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而在此基础上,我今天提出的“一城,一链一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理念,则可能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我的原意是强调通过一座城市聚焦一条优势产业链,并举办一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展会

0评论2025-07-2516

出海参展,知识产权是剑还是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出海参展成为众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出海参展也充满了知识产权风险,稍有不慎,企业可能面临侵权指控,陷入法律纠纷,甚至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出海参展的知识产权风险,分享构建知识产权 “护盾” 与 “利剑” 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出海参展常见知识产权风险出海参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集中在商标、专利、著作权以及不正当竞争

0评论2025-07-1226

一个展位,联通整个会展业
一个展位,联通整个会展业展位有多重要?在会展业中的地位有多高?这么说吧,展位就是“帝位”。没有展位,会展业基本不复存在。干会展的人都说自己知道“展位”。其实“展位”并不简单,很多人不一定说得清楚。一个展位,联通整个会展业。展商(参展企业)通过展会主办方购买(租赁)展位的短期使用权。展会主办方通过会展场馆购买(租赁)场馆的短期使用权。展商(参展企业)委托搭建商对展台进行设计搭建。主场服务商就像个大管

0评论2025-07-0333

会展已经成为招商新引擎
旭说会展天津的招商群体应该是国内最拼的招商群体之一了吧。过去十来年,我曾经接待过十几拨天津市及各区负责招商的领导。他们来到我们举办的展会现场,去谈企业、做推广、开专场推介会。我们展会开到哪里,他们去到哪里。我特别尊重敬业的人,所以对他们印象特别深刻。想做好招商工作确实不易,他们整天出差,到处洽谈,不比我们轻松。公平竞争政策下,会展如何赋能地方招商?‌2024年8月1日国务院正式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0评论2025-07-0319

展会销售为什么不愿打电话?这些“病根”得根治!
朋友说:他总是苦恼展会销售的电话量太少,难出单。“劝说”、“整改”了好几轮,效果都不明显。大家还是“不太乐意”打电话。他认为展会销售的电话量直接关系客户邀约效果,但不少员工一到打电话就“摆烂”。作为老板,他心想:你不打电话,能用其他手段出单也行啊!但他不出单。这就很严重了。这事得解决!于是来问我。我左思右想,也没什么好招。得分析原因。不过,除了大家熟悉的被拒率高、话术差这些原因,应该还有一些“深层

0评论2025-06-1425

张凡:高校会展专业 如何打造“微课程”
根据教育部“双千计划”,不少高校会展专业正在准备开设“微课程”。近两个月来,本人就此与多位高校会展专业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微课程 ” 教学就业技能 按教育部的“双千计划”,高校开设的“微课程”,是向大学毕业生讲授和训练就业技能的课程。所谓技能,是指毕业生求职上岗后的动手能力(实操业务的能力)。“微课程”所教学的专业技能,应该是有助于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技能。因此,“微课程”不是教学书本知识。会展专业

0评论2025-06-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