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曲维玺:激发会展业内在创新动力

2024-09-13 17:555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战略先导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平台,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城市形象的“瞭望窗”。近年来,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国内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我国会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类型日益丰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广。我国已成为全球会展第一大国,展览场次与展览面积均居世界之首。2023年,我国线下展览总数为7852个,展览总面积1434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92.77%和195.02%。但是与国际会展强国相比,我国会展行业在管理水平、实现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当前,我国会展业已步入布局优化、质量提升的新发展阶段,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推动我国从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迈进,加速释放会展经济的“乘数效应”,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要优化顶层设计,激发会展业内在创新动力。推动会展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其核心是加强全面、系统、科学的布局设计,完善有理、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公平、开放、有序的制度环境,为塑造会展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支撑。为此,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会展业发展布局;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会展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优化会展业制度环境。要坚持数字化升级之路,重塑会展业生态服务体系。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引领会展业的深刻变革,从传统会展向数字会展转型,重塑会展设施、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推动会展业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至现代服务业中的战略先导产业,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加快会展场馆智能化改造升级。完善5G分布系统建设,拓宽联网宽带,实现5G+8K线上线下同步办展,确保数字服务的高稳定性与高清晰度。鼓励场馆在规划、建设和运营中,布局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会展场馆。另一方面,要打造会展线上智慧服务平台。鼓励运用VR/AR打造线上展会平台,开展云推广、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促进会展业线上线下创新融合。支持会展智慧平台建设,推动会展运营、设备、安保、能源、医疗、人员、车辆等一体化管理,提升会展服务能力。要锚定品牌化国际化建设,构建会展业开放型新平台。品牌化国际化是发挥会展经济带动效应的重要着力点,以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高交会等为代表的品牌展会,成为汇聚国际高端要素、服务对外交往、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大多数展览项目的专业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离会展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大差距,亟待加强展会的品牌化和国际化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首先,要鼓励自办展会与国际品牌展会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整合我国优势会展资源,加强与境外专业展览机构和成熟会展项目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支持国际高端会展参与本地展馆经营,鼓励自主品牌展会与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会展发展机制。其次,要加大会展业品牌建设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扶持、排期保护、宣传推广、国际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全方位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最后,要完善会展业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国会展业国家标准虽然已发布32项,但系统性不足,对行业发展的指导未能充分发挥。亟须从实操性、前瞻性、国际性、领先性等视角进一步完善会展业标准体系,加快研究制定数字会展标准体系,构建会展数字化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会展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作者:曲维玺,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2025年展览业趋势:是什么塑造了贸易展会的未来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2025年国际商业展览市场的整体表现,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展望。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基于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数据的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二是值得关注的十大关键数据;三是当前展览业所呈现的核心发展特征。整体发展状况根据《UFI全球展览行业晴雨表》最新数据,2025年全球展览行业整体呈现相对强劲的增长态势。在2024年实现16%的收入增长基础上,UFI预计2025年全球行业收入增幅将进一步达到18%。数据同时

0评论2025-11-0828

张凡 | 中国会展业的竞争性发展与“十五五”导航
会展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是会展业的常态。中国会展业的竞争性发展,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一强一弱” | 中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在国际上,中国会展业的竞争力表现为“一强一弱”:强的是:中国参展商群体强大,每年出境参加经贸展览的中国企业超过3万余家(包括一个企业在一年内参加多个境外展会),为全球之最。这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强大,同时表明中国企业善于借助国际展会拓展对外贸易。弱的是:在全

0评论2025-11-0812

王文涛部长三场论:给低迷的中国会展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10月24日,商务部王文涛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对中国股市来说,绝对是个利好信号,而对对眼下有点低迷的会展业来说,更是个实打实的利好。先说当下现状——这两年会展业确实有点“蔫儿”,尤其是今年:不少中小展会要么缩水要么延期,参展商喊着“预算紧”,观众吐槽“没新意”,连场馆都在愁空场率。但部长这“三场论”一抛出来,等于给会展业指了条“高

0评论2025-10-2618

展馆自办展:场地优势在手,为何仍举步维艰?
展馆自办展确实很难。大家发现没有?最近这几年,很多展馆都开始动心思,自己办展了。其实,很多展馆前些年早就悄悄布局,搞了自己的品牌展会。但更多的展馆,是这一两年才真正下定决心,把“自办展会”当成个正经事儿来抓。为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生存嘛!这几年市场环境变化快。对一些展馆来说,光靠租场地收租金,远远不够,压力太大了,总想开辟个新的增长点。所以,在展馆运营之外,他们又设立了自办展板块。但是,话又说回

0评论2025-10-2615

做策划 不是会展专业毕业生的求职方向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据分析,读研将有150万人,跨入公务员行列的(含“参公”的事业单位)可能超过200万人(看政府招考规模),还有近700万人需要通过市场找工作(其中,可能有少数人创业,还有一部分人可能躺平“啃老”)。从目前形势看,今年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不小。市场求职就是从商毕业生通过市场找工作,应聘单位基本是商业机构。这些机构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是中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型企

0评论2025-10-1929

各类会展名称中“全球”和“国际”的使用规则
“国际”与“全球”在论坛和大会命名中的使用,绝非随意互换,而是隐含了目标定位、参与结构、主办方背景及影响力的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系统梳理二者的核心区别和使用规则:用词内涵与定位差异1、“国际”(International)侧重跨国协作:指会议参与方来自多个国家(通常≥3国),强调打破单一国家界限的交流协作。例如,国际标准要求境外参会者占比≥40%或覆盖≥3个国家/地区。区域化倾向:可能聚焦特定区域议题(如“亚太国

0评论2025-10-1927

德国展览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展览业的启示
最近看了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发布的2025-2026行业趋势报告《德国贸易展览会行业:变化是我们永恒的伙伴》(Trends 2025/2026 The German Trade Fair Industry: Change is Our Constant Companion),有两点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在很多人认为相对比较传统的德国展览行业,从业人员正在思考的行业变革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二是在报告的每一部分最后都介绍了作者(AUMA团队成员)的情况,不仅附了照片,还写明了出生年份。今天的推文

0评论2025-10-0726

张凡:会展业“人工智能+”的行动选择
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印发。《意见》出台于全国“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形成之际,意义重大。2024、202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此次《意见》给出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路线图。——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即2027年、2030年、2035年实现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

0评论2025-08-3029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会展经济如何完成“战略转型”?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会展经济正以独特的姿态崛起,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2025年上半年,我国会展经济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共举办投资类展会超100场,贸易类展会超300场,消费类展会超500场。各地举办的经贸类展会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三大展会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不仅印证了会展经济作为“黄金引擎”的强劲动能,更揭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

0评论2025-08-0944

海外展会频遭撤展,中国企业正面临怎样的“国际规则”?
最近,海外两场展会上的中国企业接连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在宝马工程机械展上,一家中国企业的紧凑型轮式装载机被指抄袭荷兰公司产品,被法院裁定撤展;紧接着在欧洲自行车展上,中国某知名自行车企业推出的全新电动自行车,因涉嫌抄袭瑞士品牌产品,被主办方要求在35分钟内完成撤展。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展会成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然而,欧美等发达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机制,使

0评论2025-08-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