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地方化债10万亿,会展久旱逢甘霖?

2024-11-12 18:512890

大河少水小河干,经济不行会展难,

我们的甲方(地方ZF、国企等)手头马上就有钱了,

对会展业有4个比较直接的关系。

10万亿中有哪些会展业的机会?

图片

10万亿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用于地方政府化债,加上连续5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的每年8千亿,总共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总额到达35.5万亿,在2028年前安排完。

图片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政府发挥的作用包括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补贴等。区域会展产业发展受地方政府影响更大,领导重视度,政策支持度,补贴力度,基建投入,主办参与度等方面都将直接影响会展业发展和企业经营。

那“化债10万亿”和会展是什么关系呢?

图片

化债说明地方财政比较吃紧

政府的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债务收入等,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收费、政府基金、罚没、出让金、彩票公益金、国有资本收益等。

对于地方政府,还有个收入是中央转移支付。

当地方政府收入小于支出时,就会出现负债,负债包括显性债务: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地方债券还款(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向国内银行贷款,也没有发债的权限,权利属于中央政府——国务院),欠企业的费用,包括应还的,担保的,有责任的。

隐性债务包括融资平台举债,PPP模式中的变项举债,城投债就是其中的大头。

城投债并不一定都是隐性债,2015年新《预算法》虽然规定融资平台债务并不属于政府债务,但大多数城投债实际上由政府担保或背书的,比如政府通过平台公司建个会展场馆,出现的亏损最终也会由财政买单。

那现在地方财政的情况是怎么样呢?

比较吃紧。

现在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有14.3万亿。

2023年地方财政收入是多少?

超过21万亿,‌其中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总额超过10万亿元‌‌。这一数字比预算高出2320亿元,主要用于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而‌地方财政的实际收入只有11.7万亿,要靠地方政府来化解这些债务,难上加难。

中央转移支付又有限,该怎么办呢?

图片

大河少水小河干,经济不行会展难

怎么办?

政府说了,提倡过紧日子,怎么过?

一方面想方设法增加收入。

但现在企业日子不好过,税收增长很难,2024年前3季度,全国税收13.2万亿,下降5.3%。

那只能增加非税收入,比如盘活国资、增加罚没、打击私彩、鼓励买公益彩票等等;

2024年前3季度非税收入增加13.5%,而2023年这个数字是-3%。

对于企业来,查税、提费、罚款都可能碰上,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去外地zhua ren(仅针对民营企业家),但无疑会让本来就困难的企业日子更难,极大影响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要控制支出,先做好“三保”,”其他支出“全部挪后,不需要及时偿还的债务和补贴则先欠着。

但这又会造成企业经营困难,还会让行政诉讼大幅增加,最近就有上市企业状告某市欠款5个亿。

会展是经济的睛雨表,地方经济和会展产业的关系,是大河少水小河干,经济不行会展难。

会展相关费用不属于”三保“,一方面很多城市对会展产业的支持力度下降,退出主办,降低奖励支持补贴额度,提高办会办展补贴门槛;一方面延长债务周期,比如拖欠会展补贴资金和自己主办的会展项目的款项,欠企业的项目款、欠税收返还款等。

这些是肉眼可见的,但更大的影响在于经济形势和营商环境会极大影响行业信心,企业经营趋于保守或收缩。

图片

时间换空间,化债是当下最好选择

政府促进经济的政府有财政、金融、税务政策,不少政策已经出台。

化债,根据介绍,最主要是隐性债务置换,而且会马上启动。

就是通过发行地方债,将原来的隐性债务比如城投欠的钱,融资平台融的钱变成显性政府债券,而政府债券的主要持有机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好比你原来你欠的是网贷,欠的私人高利贷,你父母并不知道,现在全给你换成银行低息贷款了,这样一来,缓解了偿债压力,流动性将大大增强,利息也少了,因为政府债券的利率比隐性债要低,预计五年要省6000亿利息。

化债好处还不止这些,可以增加地方可支配财力,支持城投公司(不少是会展场馆的业主是城投公司,比如云南城投、广州城投等)转型发展,提高行政效率。

从市场角度看,由于兑现承诺的能力变强了,政府官司少了,罚没、行政收费也少了,提升了政府形象,提振了市场信心,改善了营商环境。

政府债当然还得还,但利率变低了,还款方式相对轻松,可以趸还,也可先还息后还本,短期压力变小,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通胀,这个负担将大大降低。

图片

地方政府化债,利好会展业

政府支出的一部分费用,直接与会展业相关,包括政府营销推广方面、招商引资费用、政府会展补贴、财政出钱或支持办的会展活动、直接用于会展的保障和服务费用、对于会展企业返税减税稳岗等各种补贴等等。

这些支出近两年快速减少,化债后,

第一

可能出现“久旱逢甘霖”

第二

有利于尽快兑现应付和补贴

虽然化债是专项的,并不直接用于会展业,但是地方政府对资金的可支配力提高后,原来的大头欠款走了政府债券专项,属于会展的欠款和补贴可能很快就兑现。

这包括:


· 政府拖欠会展公司的项目款;

· PPP模式下的政府项目的投入款;

· 政府对会展业的奖励补贴;

· 会展公司的减返税等;


第三

政府化债,会影响国企策略

比如对于贵州,化债资金将减轻财政压力,茅台和习酒的盈利压力有望降低,从而在控量保价上赢得更大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对白酒行业的展会和营销是有利好加持的,很可能将带动整个酒行业在会展活动的投入。

可以预见,国企对行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第四

也是更重要的,化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会展营商环境和企业信心

政府除了化债,还将配套各种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比如调税种结构,补充国有大型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等,这些都是利好政策,对于主办、场馆等产业链上下游都是利好。

从中长期来看,化债带来的经济增长,将将促进政府对会展业的继续投入、融资支持、项目扶持和企业发展。

图片

10万亿中有哪些机会?

化债10万亿后,从企业角度,要关注哪些机会呢?

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腾出来,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将原本用于化债化险的时间精力腾出来,更多投入到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去。

所以,对于会展业,这些点都蕴含着结构性机会。

地方化债说到底是为了发展经济,政府手中资金宽裕了,上游行业发展,将有更多资源去扶持会展业,作为产业先导型行业和经济晴雨表的会展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8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5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服贸会将有7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澳大利亚将首次担任主宾国,将组建参展以来最大规模的展团。各省区市均参展参会,安徽省担任主宾省,将举办一系列特色展示和主题活动。目前,已有近2000家企业拟线下参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覆盖27个服务贸易前三十强国家和地

0评论2025-08-307

曲维玺 | 依靠创新 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第19期中国会展集训营8月16日在天津开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曲维玺发表致辞,全文如下:在三伏高温的暑期,来自全国14个省(区市)近200名学员、讲师、特邀嘉宾聚会天津,参加专题培训,令我非常感动。我谨代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向大家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新的形势。从国际看,百年变局,尤其是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关税战、科技战,对全球经济发展

0评论2025-08-309

深圳:以展会为支点,积极撬动国际市场新机遇
日前,第十四届深圳动漫节落幕,3天展期吸引28万人次观众参与其中;第十二届深圳国际电玩节,500余家知名动漫游戏企业与热门IP集聚……这段时间,深圳会展业很热,各种展会活动轮番登场,鹏城处处活力涌动。会展兴,则百业兴。近年来,深圳加快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持续扩大招展、引展、排展和办展力度,会展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数据显示,全市办展规模从2021年的106场、512万平方米,增长到2024年的超400场、1200万平方米,全年吸

0评论2025-08-0914

北京:以会展为抓手,系统谋划融合消费新场景
7月22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召开上半年首都经济形势解读和民生重点领域成效新闻发布会。据介绍,三季度,北京将实施消费提振、产业强基、企业护航、改革赋能等六大专项行动,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六大专项行动内容主要涵盖:一是消费提振行动。加力落实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奥林匹克中心区、“两园一河”、大运河、南中轴等谋划打造一批功能区级的文旅消费新地标,东西南北一体化推动全

0评论2025-08-0914

澳门“旅游+会展”,多维度的产业联动!
今年以来,澳门着力推进“旅游+”跨界融合,与文化、会展、盛事活动强势携手,助澳门经济跑出“加速度”。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本地生产总值的初步数值为1003.8亿澳门元,同比实质增长5.1%;今年上半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的初步数值为2001.4亿澳门元,同比实质上升1.8%。澳门经济学会会长刘本立认为,受惠于一系列引客措施,内地增加赴港澳“个人游”城市、珠海“一周一行”、横琴“一签多行”政

0评论2025-08-0912

出国展览:新市场+新产业升温!
7月31日,中国贸促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中国贸促会共审批6批次出国经贸展览项目立项计划1418项,计划展出面积82.6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54家组展单位赴44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展览项目,实际展出面积38.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2.3万余家。新兴市场不断拓展。企业积极拓展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参展企业数量和项目规模稳步增长,展现出“市场多元、结构优化”的良好趋势。第二季度数据显示,东盟、拉美等新兴

0评论2025-08-0913

德国会展中心高管,谈中德合作!
德国斯图加特会展中心首席执行官罗兰·布莱因罗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当前全球地缘局势紧张、供应链承压、贸易壁垒增多的复杂背景下,德中两国加强合作更加重要,基于信任和尊重的伙伴关系尤为关键。自2006年任职斯图加特会展中心首席执行官以来,布莱因罗特持续关注德中经贸关系发展。他认为,德中关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彼此信任、尊重、互鉴,以及悠久的交往传统。他说,作为连接两国经济的重要平台,

0评论2025-07-2516

2025年上半年并购简报:全球展会并购的联动性
2025年已过半,尽管并购(MA)活动相对较为平静——上半年仅有26宗交易,远低于去年总计63宗——但一些有趣的潜在交易正在浮出水面。在本期专栏中,我们将讨论CloserStill Media、Easyfairs和意大利展览集团(IEG)的最新收购,以及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合资企业。此外,我们还会跟进黑石集团在出售Clarion Events的进展,分析Centaur出售Mini MBA业务后该公司未来的走向,以及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包括在贸易关税方面的变

0评论2025-07-2523

展会机器人租赁 自带流量 人气爆棚 谁用谁发财
机器人概念持续会热,策划人和老板们一定要抓住这波流量密码哦适用会议展会、庆典、宴会、开幕式、科技活动、文旅、直播带货、楼盘活动等联系人:包先生电话:18004758640

0评论2025-07-23101

会展专家和名企高管,谈服贸会!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从本届起,服贸会将开启“固定模式”,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三准时开幕,为期5天。同时将“两址举办”调整为“一址举办”,全力打造首钢园“会展小镇”。新变化带来新期待,对于本届服贸会,专家和参展企业表达了他们的感受。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首席研究员储祥银认为,服贸会举办十几年来,以其独特的服务平台定位赢得自己在国家经贸会展矩阵中的重要地位。储祥

0评论2025-07-2319